当前日期: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日博365备用网站 >> 视察调研 >> 考察报告 >> 文章正文
考察报告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海口城市品位”的考察报告
作者: 文章来源:教文卫委 更新时间:2015/07/08
  为深入贯彻孙新阳书记 “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全面提升海口的城市品位”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提高我市创建文明的水平,充分借鉴国内文明城市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市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的步伐,市政协副主席叶霞带领市政协、市市政市容委、海南亚太区域发展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调研组于6月23日至28日前往重庆、贵阳、南宁考察学习。考察期间,调研组积极协调各地对口单位,采取座谈交流、实地走访、收集书面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了重庆市北区、贵阳市、南宁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管理等有关创建文明城市方面的工作情况,现将考察材料具体汇报如下: 

  一、重庆市渝北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经验

  (一)基本情况

      自从2008年摘得“全国文明城区”的桂冠后,重庆市渝北区就始终保持“敢为人先,勇争一流”的创建热情,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文明发展”的工作理念,突出网格化、清单化、常态化,积极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建设临空都市区,实现了开放发展、社会民主与文明建设同部署、同推进、同提升。在第三、第四批的全国文明城区评比中,渝北区两次均通过复查,成为连续三次摘得“全国文明城区”桂冠的城区之一。

     (二)经验亮点

      1、着眼宜居目标,增强文明城区硬实力。近年来,渝北区在推进文明城区建设的过程中,着眼“宜居”二字,狠抓环境优化,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在工作中,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让城镇面积以每年十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拓展,城镇化率达到7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7.5平方米;城区主次干道LED路灯实现全覆盖,市政设施完好率达98%;深入实施环保“五大行动”,城区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280天/年,比主城平均天数多16天,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到95%、98%。

  2释放榜样力量,构筑文明城区道德高地。在文明城区的建设中,渝北区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放大“榜样”的力量,坚持氛围感染、劝戒引导、教育实践、示范引领并举,大力推进文明细胞创建,先后策划开展“百万好市民·人人学雷锋”系列活动、“爱在渝北·守望相助”学雷锋等系列活动,成立了100多支学雷锋志愿者分队,1万多名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展示活动700余次,广泛掀起学雷锋活动的热潮。承办了中央文明办主办的“美丽渝北·爱绿护绿”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重庆·渝北)现场交流等活动。

  3、做优品牌特色,丰富文明城区建设内涵。探索培育了城乡联创、志愿服务、和谐社区“三大品牌”,丰富了创建内涵,拓展了创建领域。在培育城乡联创品牌中,渝北区坚持“虚实结合、软硬兼顾、内外协调、城乡统筹”的十六字工作要求,创造性地组织开展了“城乡联动共建文明工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动“城乡文明手拉手”等文明联创活动,一百多家文明单位与44个基层行政村互结对子,合力共建“美丽乡村”。在培育志愿服务品牌中,渝北在全市率先成立志愿者总会,区文明办统筹协调全区志愿服务工作,并成立志愿服务基金,推动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目前,全区共注册897个志愿者队伍,招募注册志愿者逾12万人。在培育社会治理品牌中,全区积极探索构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治理体系,成立了区社会治理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区社会治理工作的统筹协调;积极筹建一个互联共享的信息化平台,按照“智慧城市”建设的要求,整合现有数十党政部门信息系统,实现网络互联、资源共享,有效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同时,建立一支专群结合网格化治理队伍,将全区划分为2831个基础网格,并探索“领导当格员,干部当义工,群众做主力”工作法,较好发挥了群众自治的作用。

  二、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验

  (一)基本情况

  贵阳市1999年开始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近年来,贵阳市准确把握特色定位,发挥独有比较优势,以建设生态文明引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2011年12月20日,贵阳市获得中央文明委授予的“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5年2月再次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二)经验亮点

  1、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文明城市创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贵阳市以“跳出贵阳看贵阳,立足全国看贵阳”的思路,明确生态优势是贵阳最大的优势。由此,贵阳市明确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文明城市创建的总体思路,守住发展和生态的底线。贵阳市委、市政府确定把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作为统揽全市发展的总战略,成立了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工作部门统筹协调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以最严厉的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宣传手段治理和保护水资源;打响“森林保卫战”,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通过一系列措施,贵阳由曾经的“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全国三个酸雨污染最严重城市”,成为空气质量良好天数稳定在95%以上的宜居城市。

  2、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城市功能明显完善。贵阳市充分利用市里的十大融资平台,积极争取中央资金的支持和社会资本的参与,狠抓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实施主城区主干道白改黑、综合管网入地等工程,对100多个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完善基础设施的功能。把以前破破烂烂的贵阳,用两年多的时间,打通路网,建设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利用“整治脏乱差”和“满意在贵州”等专项活动,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环境卫生,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狠抓规划和立法的编制实施,成立了省市共同参与的高规格的城乡建设委员会,提高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规划严格执行。 

  3、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发动全民参与,市民文明素质明显提升。贵阳市组建“三创一办”新闻采访队,发动万名普通市民开展义务监督,曝光和制止不文明行为。建立了266所市民学校,每年培训市民10余万人次,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省市合力推动,省市文明办建立了省市联席会议制度,全面统筹协调省市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驻地军警单位,形成全民参与创建的良好局面。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出台《贵阳市“三创一办”工作问责规定》,对创建工作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执行不力的334名责任人进行了问责。

  三、南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经验

  (一)基本情况

  以建设广西“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城市为目标,以提高市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按中央文明委提出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动员全市各族人民积极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南宁市首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1年,南宁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5年,南宁市再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实现“三连冠”。

     (二)经验亮点

  1、统筹协调,部门合力共创文明。开设“南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网络工作平台”,发布督办各类项目和曝光存在问题,协调督促各责任单位对创建工作进行落实、整改和提升,高效、直观、快捷地解决了部门之间协调困难、相互推诿的问题。

  2、营造氛围,文明创建深入人心。公益广告覆盖到该市所有重点道路、机场高速、民族大道等精品线路,这些地方的高杆、桥体、平面、楼顶、墙体广告牌等均发布了“讲文明树新风”的公益广告,让公益广告“抬头不见低头见”,让人在潜移默化间受到教育。

  3、全民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血脉。制定实施了《南宁市民文明公约》《南宁市民“八不”规范》《南宁市民文明行为规范实施细则》《城乡居民文明卫生公约》《文明交通“四让”》等市民行为规范。全市街道、社区、乡镇和文明单位共设立了2293所文明市民学校,覆盖率达100%。

  4、诚信育人,体系建设实现突破。依托南宁市诚信信息平台暨“南宁现代信用网”持续公布企业及个人诚信“黑名单”。2014年3月,南宁市出台了《南宁市市委管理干部失信行为惩戒暂行规定》《南宁市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失信人员从业惩戒规定(试行)》《南宁市城市治理重点领域个人失信行为一览表》等,通过公职人员带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转变社会风气中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5、文明礼让,城市交通井然有序。从2013年8月开始,南宁市对全市电动自行车实施统一登记上牌管理。从2014年8月开始,进一步出台新规,凡是新注册登记的电动自行车,车主必须参加交规学习,并经过测试合格后才予以办理登记上牌业务。并在全市主要交通路口设置“电动车安全学习点”,实行电动车违章“以学代罚”,违章者需在学习点学习3小时方可被放行。此外,开展“文明交通引导行动”,报考驾照的学员,在参加路考前,须由驾校组织学员到指定的交通路口参加3小时的现场体验教学活动,协助交警纠正和劝阻行人、机动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 

  四、对海口市创建文明城市的启示

  1、创新诚信管理,加大力度严管重罚。南宁市在这点上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建立个人(公职人员、国企人员)诚信管理信息系统,率先将公务员、事业人员、国企职员等代表性群体纳入诚信管理系统,把个人信用与劳动薪资、职务晋升挂钩,通过约束和塑造少数人的行为来带动和影响多数人。同时,对市民不文明行为严管重罚,重点是对交通违章和环境卫生破坏行为的重罚,采取金钱处罚和行为处罚相结合的方式,使市民逐渐提高自我约束力。

  2、坚持生态立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生态和滨海风光是海口相对其他省会城市最大的资源优势,因此,坚持生态立市是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城市亮点的突破口,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放在首位,把生态环境建设融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去,把我市建成具有功能性质的“海绵城市”、“氧吧城市”等。

  3、强化多部门联动机制,构建城市管理新格局。打破过去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形成分工有序、相互协作的良好格局。为加强各部门重视度,可参考贵阳市做法,挂牌成立海口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把文明创建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负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形成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常态化,以改变过去各职能部门认为创城只是文明办的事和应付阶段性检查的工作,而对创城工作有所懈怠的问题

  4、加强创建宣传,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对比重庆、贵阳、南宁三个文明城市,我市在文明城市创建氛围的营造上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宣传和引导。因此,加强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提高市民对海口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是我市贯穿整个创城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发挥好志愿者服务的引导和好人好事的宣传作用,形成全民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文章来源:教文卫委
责任编辑: